本期推荐的图书是《Becoming Steve Jobs》,个人感觉这本书比艾萨克森的《乔布斯传》描写的乔布斯更像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。虽然《乔布斯传》是官方授权,但是本书作者之前一直采访乔布斯,在书中隐约可以感受到作者是乔布斯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。为了成书,本书作者采访了乔布斯生前各位好友,包括比尔·盖茨,拉里·埃里森(Oracle CEO),乔纳森·埃维(Apple’s Chief Design Officer),约翰·拉塞特(Pixar),埃德·卡特穆尔(乔布斯人生导师之一)。所以本书的可信度高,高度还原了一个真实存在的乔布斯。
本书作者联合采访过比尔盖茨,乔布斯,正是那次采访才出现了经典的两人合照。
书中介绍当时拍照时的趣闻:
乔治·兰格一直拿着相机在两人身边转来转去拍照,现在采访结束了,他要拍摄一张封面照片。我们的时间不多了,比尔坚持要赶去旧金山机场搭乘航班返回西雅图。乔治本来想在室外拍摄,不过最后决定在室内客厅通往二楼的楼梯处拍摄更合适。他向两位解释了原因,比尔向来不太在意拍照的事,只要快点拍完就行。但史蒂夫向来认为自己是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,我为《财富》杂志做史蒂夫专访时,和他之间争论最激烈的部分往往是照片。史蒂夫对于文章配图的风格想法很多,特别是放在封面的肖像照。他对于自己的照片挑剔颇多,不仅要挑剔摄影师,还要挑剔照片的取景和构图。不过这一次,他并没有多说什么,径直走上了红黏土阶梯,一屁股坐了下去。乔治看了他一眼,惊叫道,“史蒂夫,你没穿鞋!我们在为《财富》拍封面照片,你能去穿双鞋吗?”史蒂夫耸耸肩,说道,“好吧。”他跑上楼,抓了一双运动鞋,又跑回来把鞋套上,没有系鞋带。
对于乔布斯的标签,市面上大部分介绍乔布斯的图书都是“冷酷”,“混蛋”,“天才”,包括艾萨克森的《乔布斯传》并没有真实的反映乔布斯的性格,只是在重复一些陈词滥调,只反映出乔布斯性格的一部分。看过那本书之后,大家都会觉得乔布斯是个贪婪自私的利己主义者,但这不是事实。如果真实这样的性格,包括库克,拉塞特,埃维谁会愿意与之共事这么多年。生命很短暂,乔布斯并不是个完人。他可能是个怪人,但绝不是混蛋。
本书更接近真实的乔布斯。《Becoming Steve Jobs》还原了很多生活的细节,年轻的乔布斯自信、傲慢、充满激情,但他身上也有温柔的一面,那温柔的一面在之后的十几年里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,你会看到他温柔的一面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。苹果员工或员工配偶一旦生病,他会想尽一切办法确保他们得到最好的治疗,绝对不是随便客气一下,而是真心实意地帮忙。他也勇于承认错误,除了核心价值观,他不会对任何事情固执己见,他愿意做出改变,而且比任何人都快,例如一开始iOS并不对第三方软件开发商开放,只有苹果开发的几款应用。上市之后,乔布斯改变了自己的想法,只是他的表达方式不太优雅,当时他的命令是“见鬼了,就按你们说的做吧(开放iOS),让我一个人静一静”
总体来说,本书比《乔布斯传》更适合全面了解乔布斯,总体评价五颗星。